【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 編輯視點】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胡遷林針對目前煤化工領域發展困境的評價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煤化工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進入由傳統煤化工向新型煤化工轉變的戰略轉型期。面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環境壓力不斷增加、下游產品需求增加的新形勢,發展新型煤化工成為中國煤多油氣少能源格局下的必然選擇。
特色行業的特色
現代煤化工可以說是中國石化產業中具中國特色的行業之一。特色之一,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未來幾十年對能源的需求總量有增無減,大力發展煤炭清潔利用技術,是減輕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促進能源供應多元化、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為現實有效的途徑;特色之二,中國*的富煤少油缺氣的資源稟賦,決定了我們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時,完全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沒有相關經驗可借鑒;特色之三,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的中國,環境的承載力脆弱,現代煤化工正努力跨越高碳產業低碳發展的門檻,追尋光明的未來。
已成現代煤化工大生產國
“現代煤化工是‘十一五’以來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發展大的亮點之一,近10年來發展十分迅速,特別是在‘十二五’期間,我國現代煤化工技術和產業化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芳烴、煤制天然氣、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工藝技術的突破和示范工程均有重大進展。我國現代煤化工的發展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李壽生對中國煤化工給出這樣的評價。
“作為一個新型能源化工產業,我國現代煤化工的產業雛形已經初步形成。”中國石化聯合會煤化工專委會秘書長胡遷林表示,“煤化工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經過30多年的技術攻關和積累,特別是通過‘十一五’以來的工程示范和推廣,我國的煤化工產業無論是在關鍵技術突破、重大裝備自主化研制上,還是在產品品種開發和生產規模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展。我國已經成為現代煤化工大生產國。”
中國石化聯合會提供的資料顯示,“十一五”以來,我國煤化工產業規模穩步增長,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烴、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乙二醇等產業鏈初步形成。“十一五”以來,我國政府批準的現代煤化工示范項目共27個,其中,煤制天然氣項目13個,完全建成投產后產能達611億立方米/年;煤制油項目8個,產能達1108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6個,產能達510萬噸/年。據石化聯合會煤化工專委會統計,我國處于運行試車建設和前期工作階段的煤制油項目26個、煤(甲醇)制烯烴項目58個、煤制天然氣項目67個。如果全部投產,預計2020年將形成4000萬噸煤制油產能、4100萬噸煤制烯烴產能、280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產能。
現代煤化工瞄準大型基地化發展
根據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和13個大型煤炭基地分布,綜合考慮環境容量、資源承載能力、市場需求和交通運輸條件等,合理規劃煤化工示范項目。
煤化工是化學工業的重要基礎型行業,對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農業生產、滿足人民生活需要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技術創新和產業化走在了世界前列,煤制油、甲醇制烯烴等示范工程實現了穩定運行,對加快原料多元化進程、增強國家能源保障能力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雖然我國煤化工產業的發展碩果累累,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仍面臨著投資過熱、技術不成熟、運行不穩定、政策與標準不健全等突出矛盾。產業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迫切需要加強引導、優化布局、強化創新、提能,推進各項示范工程切實收到良好效果,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目前我國經濟正處在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這三期疊加的階段,石化工業發展的國內外環境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呈現出一系列新的趨勢和特征。
經濟較長時期將保持低速增長,行業經濟增長則將向中速轉變,產能過剩導致企業盈利水平下降,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安全環保硬約束進一步趨緊,行業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為依靠創新驅動和擴大消費。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應堅持布局科學、技術、聯產、清潔低碳、規范有序的發展原則,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建設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工程項目,形成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生態友好的大型產業基地。
要根據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和13個大型煤炭基地分布,綜合考慮環境容量、資源承載能力、市場需求和交通運輸條件等,合理規劃煤化工示范項目。從企業規模、技術水平、能源消耗、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資源條件等方面,研究制定嚴格的準入標準,控制產能總量,抑制過熱投資,杜絕無序發展。
條件具備的地區可積極推進煤化工和電力、冶金、水泥、電石、焦化、石化、風能等產業開展多聯產,構建超大型、循環型、多聯產現代煤化工綜合產業集群。企業可以對多項煤化工技術進行耦合、集成,促進不同產業間的循環連接,生產多種清潔燃料、化工原料和熱點產品,大幅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
綠色低碳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環境保護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面對的艱巨、緊迫的任務之一,石化產業能夠為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提供*的解決方案和技術產品,無論是在傳統的廢水、廢渣、廢氣等“三廢”處理上,還是提高能源資源使用效率,或者是減少和治理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石化產業都將大顯身手。
世界各國都在大力鼓勵和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中國也將節能環保產業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給予政策上的引導和資金上的支持。跨國公司也紛紛將環保產業作為未來長時期發展的重點,在發展戰略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例如,針對潔凈水需求,重點開發反滲透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研發制造離子交換樹脂、吸附劑和功能聚合物;針對汽車輕量化,研制生產新型聚合物材料,以降低汽車的排放和能源消耗;針對汽車帶來的空氣污染,重點開發車輛尾氣催化凈化系統,包括輕型車輛、重載柴油車輛、燃氣機車、燃煤電廠、化工裝置、燃氣透平等裝置的尾氣催化凈化解決方案,特別是重載車輛的尾氣凈化;將在已經取得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研發投入,開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以及利用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未來十年將實現更大的突破和進展。
責任關懷將在范圍內進一步深入推廣,責任關懷是范圍內石油和化工行業開展的一項行業自律行動,是企業關愛員工、關愛社會、樹立自身形象的一個新的發展理念。“責任關懷”提出20多年來,對促進企業加強安全管理,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世界同行的普遍認同。從1992年,化工協會聯合會在推行責任關懷,到目前已有50多個國家加入。
未來十年,將有更多的國家和地區以及石化企業承諾實施責任關懷,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為了改變自身形象,實現可持續發展,將會積極實施責任關懷,石化產業本質安全化水平將會大大提升。
特色行業的特色
現代煤化工可以說是中國石化產業中具中國特色的行業之一。特色之一,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未來幾十年對能源的需求總量有增無減,大力發展煤炭清潔利用技術,是減輕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促進能源供應多元化、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為現實有效的途徑;特色之二,中國*的富煤少油缺氣的資源稟賦,決定了我們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時,完全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沒有相關經驗可借鑒;特色之三,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的中國,環境的承載力脆弱,現代煤化工正努力跨越高碳產業低碳發展的門檻,追尋光明的未來。
已成現代煤化工大生產國
“現代煤化工是‘十一五’以來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發展大的亮點之一,近10年來發展十分迅速,特別是在‘十二五’期間,我國現代煤化工技術和產業化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芳烴、煤制天然氣、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工藝技術的突破和示范工程均有重大進展。我國現代煤化工的發展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李壽生對中國煤化工給出這樣的評價。
“作為一個新型能源化工產業,我國現代煤化工的產業雛形已經初步形成。”中國石化聯合會煤化工專委會秘書長胡遷林表示,“煤化工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經過30多年的技術攻關和積累,特別是通過‘十一五’以來的工程示范和推廣,我國的煤化工產業無論是在關鍵技術突破、重大裝備自主化研制上,還是在產品品種開發和生產規模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展。我國已經成為現代煤化工大生產國。”
中國石化聯合會提供的資料顯示,“十一五”以來,我國煤化工產業規模穩步增長,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烴、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乙二醇等產業鏈初步形成。“十一五”以來,我國政府批準的現代煤化工示范項目共27個,其中,煤制天然氣項目13個,完全建成投產后產能達611億立方米/年;煤制油項目8個,產能達1108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6個,產能達510萬噸/年。據石化聯合會煤化工專委會統計,我國處于運行試車建設和前期工作階段的煤制油項目26個、煤(甲醇)制烯烴項目58個、煤制天然氣項目67個。如果全部投產,預計2020年將形成4000萬噸煤制油產能、4100萬噸煤制烯烴產能、280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產能。
現代煤化工瞄準大型基地化發展
根據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和13個大型煤炭基地分布,綜合考慮環境容量、資源承載能力、市場需求和交通運輸條件等,合理規劃煤化工示范項目。
煤化工是化學工業的重要基礎型行業,對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農業生產、滿足人民生活需要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技術創新和產業化走在了世界前列,煤制油、甲醇制烯烴等示范工程實現了穩定運行,對加快原料多元化進程、增強國家能源保障能力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雖然我國煤化工產業的發展碩果累累,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仍面臨著投資過熱、技術不成熟、運行不穩定、政策與標準不健全等突出矛盾。產業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迫切需要加強引導、優化布局、強化創新、提能,推進各項示范工程切實收到良好效果,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目前我國經濟正處在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這三期疊加的階段,石化工業發展的國內外環境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呈現出一系列新的趨勢和特征。
經濟較長時期將保持低速增長,行業經濟增長則將向中速轉變,產能過剩導致企業盈利水平下降,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安全環保硬約束進一步趨緊,行業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為依靠創新驅動和擴大消費。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應堅持布局科學、技術、聯產、清潔低碳、規范有序的發展原則,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建設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工程項目,形成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生態友好的大型產業基地。
要根據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和13個大型煤炭基地分布,綜合考慮環境容量、資源承載能力、市場需求和交通運輸條件等,合理規劃煤化工示范項目。從企業規模、技術水平、能源消耗、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資源條件等方面,研究制定嚴格的準入標準,控制產能總量,抑制過熱投資,杜絕無序發展。
條件具備的地區可積極推進煤化工和電力、冶金、水泥、電石、焦化、石化、風能等產業開展多聯產,構建超大型、循環型、多聯產現代煤化工綜合產業集群。企業可以對多項煤化工技術進行耦合、集成,促進不同產業間的循環連接,生產多種清潔燃料、化工原料和熱點產品,大幅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
綠色低碳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環境保護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面對的艱巨、緊迫的任務之一,石化產業能夠為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提供*的解決方案和技術產品,無論是在傳統的廢水、廢渣、廢氣等“三廢”處理上,還是提高能源資源使用效率,或者是減少和治理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石化產業都將大顯身手。
世界各國都在大力鼓勵和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中國也將節能環保產業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給予政策上的引導和資金上的支持。跨國公司也紛紛將環保產業作為未來長時期發展的重點,在發展戰略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例如,針對潔凈水需求,重點開發反滲透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研發制造離子交換樹脂、吸附劑和功能聚合物;針對汽車輕量化,研制生產新型聚合物材料,以降低汽車的排放和能源消耗;針對汽車帶來的空氣污染,重點開發車輛尾氣催化凈化系統,包括輕型車輛、重載柴油車輛、燃氣機車、燃煤電廠、化工裝置、燃氣透平等裝置的尾氣催化凈化解決方案,特別是重載車輛的尾氣凈化;將在已經取得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研發投入,開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以及利用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未來十年將實現更大的突破和進展。
責任關懷將在范圍內進一步深入推廣,責任關懷是范圍內石油和化工行業開展的一項行業自律行動,是企業關愛員工、關愛社會、樹立自身形象的一個新的發展理念。“責任關懷”提出20多年來,對促進企業加強安全管理,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世界同行的普遍認同。從1992年,化工協會聯合會在推行責任關懷,到目前已有50多個國家加入。
未來十年,將有更多的國家和地區以及石化企業承諾實施責任關懷,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為了改變自身形象,實現可持續發展,將會積極實施責任關懷,石化產業本質安全化水平將會大大提升。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貴州省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2022年修訂)的通知
《貴州省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2022年修訂)》主要結合產業政策、發展環境、市場需求等因素變化,從適合貴州省發展實際出發,對煤化工產業發展目標、產業布局、發展方向等方面進行修訂。- 2014-10-31 14:37:31
- 452
-
上周通用機械領域發生了哪些大事要聞:全球在建最大煤化工項目在陜西榆林一次性開車成功;中海油發現大氣田儲量超500億立方米;LNG新船訂單激增,國內造船產業鏈火熱等。
- 2014-10-31 14:37:31
- 556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