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美國總統簽署了《一項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這部橫跨財政與稅務多個領域的重大立法,雖在政治上引發廣泛爭議,但卻被美國塑料行業視為“歷史性的勝利”。塑料產業協會(Plastics Industry Association,簡稱PLASTICS)以及美國制造業多家團體對此高度贊揚,認為法案將極大提升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推動技術創新與資本投資,為塑料產業帶來發展契機。
減稅與激勵并行,塑料業得利非常大
該法案包含多項親商條款,被美國塑料行業廣泛追捧的核心內容包括:
維持21%的公司稅率,使美國企業保持全球最低有效稅負之一;
研發支出可永久抵稅,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
100%設備折舊可立即全額抵扣,并永久實施,尤其利好依賴重型設備的資本密集型行業;
擴大第179條設備支出抵扣額度,為中小型制造商加快設備更新提供便利;
加強第199A條扣除機制,為通過合伙企業運營的塑料企業提供額外減免;
保留利息支出可抵扣條款,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PLASTICS主席在多次聲明中表示,該法案涵蓋了塑料行業多年來在國會游說的核心訴求,尤其是對長期投資、技術研發與稅收穩定性的制度性保障,將為行業創造持續增長的沃土。
美國產業鏈轉型加速,塑料制造勢頭強勁
目前,美國塑料產業涵蓋超過100萬就業人口,年產值超過5190億美元,是制造業的重要支柱。該法案的稅收新規預計將帶動新一輪資本回流與產業升級,特別是在自動化生產、可持續材料研發與智能制造等領域。企業將能夠更快地回收投資成本,釋放更多現金流用于擴建生產線、采購先進設備、開發可降解聚合物與環保包裝材料。
此外,隨著全球供應鏈格局重構,美國制造的戰略地位重新凸顯。新法案為塑料業提供了重新鞏固其在全球市場地位的政策窗口,也為材料科學、醫用塑料、高性能包裝等新興應用開辟了發展空間。
支持聲中夾雜非議:社會代價誰來承擔?
盡管在制造業界收獲一片掌聲,該法案卻在社會領域引發巨大爭議。由于為減稅讓路,法案同步削減了多項社會公共支出:
大幅減少公共衛生和醫療援助預算;
削減低收入家庭的食品補貼計劃;
壓縮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與補貼。
這些“配套削減”引發環保組織、社會福利團體以及多數民主黨議員的強烈反對,認為此舉將進一步加劇貧富差距,損害弱勢群體權益,也削弱了美國在氣候變化應對方面的戰略投入。
此外,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警告稱,該法案在未來十年可能導致國家債務增加數萬億美元,其可持續性受到質疑。
政策紅利與環境責任如何平衡?
對于塑料行業而言,這一法案無疑為其未來十年的投資決策注入了強心針。企業將在研發新材料、構建循環經濟模式、加強產業鏈韌性等方面擁有更大的資金和政策自由度。然而,面對環保壓力日益加劇、全球禁塑趨勢逐步推進的外部環境,塑料行業如何將政策紅利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仍是一項長期課題。
有業內人士指出:“行業的發展不應以犧牲社會公正與環境責任為代價。”能否在保持增長的同時承擔起更多環保責任,將決定本次法案帶來的紅利是否只是短期提振,或能真正開啟美國產業政策的新時代。
多行業受益,制造業信心提振
除塑料業外,化工、消費品、工業設計等依賴設備投資與技術創新的行業亦將受益于該法案的各項激勵政策。而對于高度依賴公共資源支持的服務行業,諸如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其未來發展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全美制造商協會(NAM)也對法案表示支持,并呼吁國會保持立法勢頭,推動后續配套政策實施。
結語:塑料行業的“政策紅利”能否轉化為“轉型契機”?
《大而美法案》在立法過程中的高度黨派化反映了美國社會對于“經濟增長”與“社會公平”之間優先級的深層分歧。對于美國的塑料行業來說,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政策利好窗口,但能否借此實現真正的產業升級與可持續發展,還需行業自身的戰略自覺與長遠眼光。盡管《大而美法案》在稅收和投資層面為傳統制造業帶來明顯利好,尤其受到原生塑料生產企業的熱烈歡迎,但從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該法案在環保與資源再利用領域的關注和投入似乎還不夠。
作為致力于推動塑料循環回收與再生資源利用的一員,我們認為,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鼓勵制造不能僅僅以產量為導向,更應關注資源閉環管理、材料再生能力及其對環境的長期影響。我們呼吁未來立法應在支持制造業發展的同時,更多地考慮塑料全生命周期管理,為再生塑料產業創造公平、積極的發展環境。真正的工業振興,應建立在資源效率最大化與生態責任并重的基礎之上。
(文章來源:Whitehouse )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一鍵解鎖 CIAIE 2025上海汽車內外飾展,品牌展商/同期活動/逛展福利全劇透,8月上海見!
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內飾與外飾展覽會(CIAIE 2025),將于2025年8月13-15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舉辦!- 2025-07-14 11:44:25
- 6369
-
一年一度的techX 2025如期而至,來自全球各地的參與者匯聚一堂,交流思想,分享運營洞見,共同探索聚丙烯制造業不斷變化的未來格局。
- 2025-07-14 11:44:25
- 12468
-
LYB合資公司GXLYB獲得FDA再生PP和再生HDPE無異議函
GXLYB應用機械回收工藝生產CirculenRecover系列產品,將塑料廢棄物轉化為高性能材料。- 2025-07-14 11:44:25
- 13654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