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 編輯視點】一方面是如火如荼的項目建設以及規劃,另一方面是外界對煤化工項目經濟性的擔憂。雖然現實是短期油價低位將會繼續施壓煤化工行業,但長遠看煤化工仍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煤化工現實與未來交織 前景依然光明
神華寧煤集團總經理嚴永勝說,2015年是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從煤炭和石油化工市場來看,也是形勢為嚴峻的一年,壓力和問題相互交織,挑戰和機遇相互轉化,多重矛盾疊加顯現。而業界專家普遍認為,堅持煤炭資源清潔和轉化的方向應保持不變,理性的面對煤化工產品定位和產業發展方向,煤炭的深加工和清潔轉化的產業技術,依然是我國能源轉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油價下跌帶來影響
近幾個月油價及部分化工產品的持續下跌,對項目實施和下游鏈條的延伸拓展產生了一定影響。華魯恒升規劃投資部經理任格勇表示:“目前油價的大幅下跌,給許多項目進展帶來不確定性。我們會密切關注原油價格走勢及對石化產品的傳導影響,一方面抓好現有項目實施,努力降低建設成本;另一方面我們會對后續項目重新排隊論證和決策,防范投資風險,確保新項目的競爭力。”
高水耗能否下降?
煤化工之所以戴上“高水耗”的帽子,一直取不下來,原因是多方面的,當前,石油化工行業在節能節水上取得的成績,主要是靠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國企*,努力貫徹*節能節水的要求,對所屬企業大力提倡、嚴格考核的結果。在這里,全國大型煉油廠每月均需要上報噸油耗能耗水的運行指標,每年都按指標好壞進行排隊。中石化近年推行能效倍增計劃,中石油也在推行煉化能量系統優化重大科技專項,每年均有數億元節能節水專款資金投入。此外,石化企業還在信息化建設中實施能量管理系統EMS,使得總部可以對全國煉油化工企業的能耗水耗進行實時監測。
相較之下,我國煤化工企業高度分散,構成復雜,有大型國營央企,如神華集團、大唐能源化工等;有地方國營企業,如陜西延長集團、內蒙古伊泰集團、山東兗礦集團等;有民營公司,如中國慶華集團等。對于這些企業,誰來監督考核?缺乏統一的行業組織*。如果煤化工節能節水完全由市場自由競爭來推動,那就只能憑各企業*的自覺了。
在這種新的形勢下,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煤化工產業必須學會精打細算,將節能節水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煤化工過去靠原料價格便宜的成本優勢粗放經營的“好日子”,可能已經結束,正在走向一個像石油化工一樣精細管理、創新增效、節能節水的綠色發展新時代。
放眼長遠堅定信心
胡遷林認為,開好示范項目是當務之急。“應該看到,目前我國煤化工正處在從傳統向現代升級轉型、規模化發展的初期,許多技術屬于世界*,正在示范裝置的驗證階段,把示范項目開好是當務之急。企業一方面應該在打通技術路線、收集數據、完善工藝等方面練好內功,積累經驗,突破關鍵技術;另一方面要不斷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提高裝置的穩定性和運行效率,在示范項目運行中找到提高產品經濟性和節能節水等環保問題的解決方案,探索出一條清潔、環保、率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路徑。”胡遷林表示。
孫啟文也認為開好示范裝置十分必要。煤制油工藝過程復雜、工藝路線長,要經過較長的示范裝置驗證,才能大規模擴產,還要在大型裝備匹配性應用及過程優化集成方面進行進一步驗證和技術攻關,才能保裝置的穩定可靠長周期運行。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助理、能源化工處處長李志堅也曾表示,目前階段國家對新型煤化工發展的態度是支持鼓勵關鍵核心技術的開發和產業的升級示范,而并非大規模產業化發展。保障示范裝置的安穩長滿運行,不斷完善工藝路線,取得關鍵性數據是當前主要的任務。
顯然,在示范工程的運行當中,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進是不可或缺的。我國煤化工得以快速發展也是得益于在一批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比如大型*煤氣化、煤制甲醇、煤直接制油和間接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萬噸級煤制芳烴、低階煤分質利用等技術。正是這些我國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使得我國煤化工產業得以在短期內脫穎而出。
無論是要擺脫當前困境還是著眼長遠發展,胡遷林認為技術創新始終是產業得以前行的內在驅動力。目前技術創新應著眼于3方面:一是通過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轉化率、降低能耗,提高示范裝置的經濟性,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二是延長產業鏈,開發新產品、拓寬煤化工產品的市場;三是要在提高裝置的國產化率上下功夫。
近些年,我國自行開發制造的大型煤氣化裝置、變換爐、低溫甲醇洗、12萬等級大型空分、壓縮機、百萬噸級煤制油反應器、60萬噸級甲醇制烯烴反應器等裝備,以及配套的鎖斗閥、煤漿閥、渣水閥等特殊閥門等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面對這些技術的革新,我們更加要堅定煤化工發展的腳步。
煤化工現實與未來交織 前景依然光明
神華寧煤集團總經理嚴永勝說,2015年是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從煤炭和石油化工市場來看,也是形勢為嚴峻的一年,壓力和問題相互交織,挑戰和機遇相互轉化,多重矛盾疊加顯現。而業界專家普遍認為,堅持煤炭資源清潔和轉化的方向應保持不變,理性的面對煤化工產品定位和產業發展方向,煤炭的深加工和清潔轉化的產業技術,依然是我國能源轉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油價下跌帶來影響
近幾個月油價及部分化工產品的持續下跌,對項目實施和下游鏈條的延伸拓展產生了一定影響。華魯恒升規劃投資部經理任格勇表示:“目前油價的大幅下跌,給許多項目進展帶來不確定性。我們會密切關注原油價格走勢及對石化產品的傳導影響,一方面抓好現有項目實施,努力降低建設成本;另一方面我們會對后續項目重新排隊論證和決策,防范投資風險,確保新項目的競爭力。”
高水耗能否下降?
煤化工之所以戴上“高水耗”的帽子,一直取不下來,原因是多方面的,當前,石油化工行業在節能節水上取得的成績,主要是靠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國企*,努力貫徹*節能節水的要求,對所屬企業大力提倡、嚴格考核的結果。在這里,全國大型煉油廠每月均需要上報噸油耗能耗水的運行指標,每年都按指標好壞進行排隊。中石化近年推行能效倍增計劃,中石油也在推行煉化能量系統優化重大科技專項,每年均有數億元節能節水專款資金投入。此外,石化企業還在信息化建設中實施能量管理系統EMS,使得總部可以對全國煉油化工企業的能耗水耗進行實時監測。
相較之下,我國煤化工企業高度分散,構成復雜,有大型國營央企,如神華集團、大唐能源化工等;有地方國營企業,如陜西延長集團、內蒙古伊泰集團、山東兗礦集團等;有民營公司,如中國慶華集團等。對于這些企業,誰來監督考核?缺乏統一的行業組織*。如果煤化工節能節水完全由市場自由競爭來推動,那就只能憑各企業*的自覺了。
在這種新的形勢下,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煤化工產業必須學會精打細算,將節能節水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煤化工過去靠原料價格便宜的成本優勢粗放經營的“好日子”,可能已經結束,正在走向一個像石油化工一樣精細管理、創新增效、節能節水的綠色發展新時代。
放眼長遠堅定信心
胡遷林認為,開好示范項目是當務之急。“應該看到,目前我國煤化工正處在從傳統向現代升級轉型、規模化發展的初期,許多技術屬于世界*,正在示范裝置的驗證階段,把示范項目開好是當務之急。企業一方面應該在打通技術路線、收集數據、完善工藝等方面練好內功,積累經驗,突破關鍵技術;另一方面要不斷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提高裝置的穩定性和運行效率,在示范項目運行中找到提高產品經濟性和節能節水等環保問題的解決方案,探索出一條清潔、環保、率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路徑。”胡遷林表示。
孫啟文也認為開好示范裝置十分必要。煤制油工藝過程復雜、工藝路線長,要經過較長的示范裝置驗證,才能大規模擴產,還要在大型裝備匹配性應用及過程優化集成方面進行進一步驗證和技術攻關,才能保裝置的穩定可靠長周期運行。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助理、能源化工處處長李志堅也曾表示,目前階段國家對新型煤化工發展的態度是支持鼓勵關鍵核心技術的開發和產業的升級示范,而并非大規模產業化發展。保障示范裝置的安穩長滿運行,不斷完善工藝路線,取得關鍵性數據是當前主要的任務。
顯然,在示范工程的運行當中,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進是不可或缺的。我國煤化工得以快速發展也是得益于在一批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比如大型*煤氣化、煤制甲醇、煤直接制油和間接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萬噸級煤制芳烴、低階煤分質利用等技術。正是這些我國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使得我國煤化工產業得以在短期內脫穎而出。
無論是要擺脫當前困境還是著眼長遠發展,胡遷林認為技術創新始終是產業得以前行的內在驅動力。目前技術創新應著眼于3方面:一是通過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轉化率、降低能耗,提高示范裝置的經濟性,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二是延長產業鏈,開發新產品、拓寬煤化工產品的市場;三是要在提高裝置的國產化率上下功夫。
近些年,我國自行開發制造的大型煤氣化裝置、變換爐、低溫甲醇洗、12萬等級大型空分、壓縮機、百萬噸級煤制油反應器、60萬噸級甲醇制烯烴反應器等裝備,以及配套的鎖斗閥、煤漿閥、渣水閥等特殊閥門等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面對這些技術的革新,我們更加要堅定煤化工發展的腳步。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貴州省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2022年修訂)的通知
《貴州省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2022年修訂)》主要結合產業政策、發展環境、市場需求等因素變化,從適合貴州省發展實際出發,對煤化工產業發展目標、產業布局、發展方向等方面進行修訂。- 2015-02-03 10:35:11
- 452
-
上周通用機械領域發生了哪些大事要聞:全球在建最大煤化工項目在陜西榆林一次性開車成功;中海油發現大氣田儲量超500億立方米;LNG新船訂單激增,國內造船產業鏈火熱等。
- 2015-02-03 10:35:11
- 556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