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定固體絕緣材料相對耐表面放電擊穿能力的推薦方法
也可用其他合適的裝置,平板電極的面積應大于在試驗電壓下圓柱體電極放電所覆蓋的面積。電極裝置應具有軸對稱。
圓柱電極直徑為6mm±0.3mm的圓柱體,其邊緣倒成半徑為1mm的圓弧。該電極的質量不超過30g。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固體絕緣材料相對耐表面放電擊穿能力的試驗方法。本標準適用于評定固體絕緣材料暴露于表面放電時的相對耐擊穿的能力。
如果在更高頻率下進行試驗,則應測定在試驗條件下被試材料的耐久性與頻率的函數關系關系。
導電銀漆。應按GB/T10580-2003處理的試樣上進行試驗。特殊試驗可在薄膜材料雙層上進行,但其結果多半與等厚的相同材料的試驗結果不一致。
所用的油脂量應盡可能少,必須防止油脂粘到試樣的另一面,且油脂不會因化學降解面對試樣產生有害影響;
對于很薄的試樣(厚度小于100µm),較為方便的做法是將其放在固定間距100µm的兩電極之間。
且應垂直放置于試樣表面。對于柔軟材料,為防止可能發生的機械損傷,允許此電極與試樣間有一個不超過100µm的間隙。
試樣應在具有下列標稱厚度之一或幾個厚度的試樣上進行試驗(即3.0mm,1.6mm,1.0mm,500µm,100µm和25µm)。
GB/T16927(所有部分) 高電壓試驗技術
在特殊情況下,可在不是空氣的其他媒質中進行試驗。為防止由于活性氣體,例如在空氣中的O2和NO2而可能損害健康。
如果使用多個電極,電極間距應足以防止相鄰電極間放電的相互影響,且應不小于50mm,見圖2。
經受放電的試樣上表面應沒有污染,為避免試樣與平板電極間可能發生的微小放電,必須在試樣下表面加一個導電電極。
經驗表明,在試驗期間,如果在電極周圍及試樣表面通以干燥手環空氣,則用幾種不同類型的電極產生表面放電。
以計算出其在工頻下的等值耐久性,如果在工頻下進行試驗,則需要報告工頻下的計算壽命和在試驗頻率下測得的試驗壽命。
對每一試樣空氣流速為0.5L/min比較合適,通常在23℃±2℃的溫度下進行試驗,也可以別的溫度下例如在被試材料的使用溫度下或按照GB/T10580-2003進行試驗更為有益。
當必須要采用小試樣從而減少其電容發熱時,允許采用直徑小于6mm的圓柱電極,電極邊緣倒成半徑為1mm的圓弧。
對于每個標稱厚度,應在每個電壓下做9個試樣的試驗。試樣應有合適的面積以避免閃絡,并且有均勻符合標稱偏差的厚度。
進氣口所在的位置應滿足對各種電極都有盡可能均勻的空氣分布,以保證結果的重復性好。在一個試樣上面可用一個或多個電極進行試驗。
建議在密閉容器內試驗,使空氣流過試樣后直接排出實驗室。試驗電壓的頻率和波形,推薦在工頻下48Hz~62Hz進行試驗。
工頻或較高頻率的電壓應近似于正弦波,其峰值與有效值之經應小于。試驗電壓中不包含振幅超過5%的諧波見GB/T16927。
GB/T10580-2003 固體絕緣材料在試驗前和試驗時采用的標準條件
新材料試驗,在同一頻率及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應至少以3個電壓點來確定壽命隨時施電壓的變化。
便可得到20%或更小的相對濕度,空氣應有足夠的干燥度,且其流速應足夠大,以保證試驗條件下測得的壽命不受降解產物局部濃度的影響。
試驗裝置試驗電極,試驗應使用一個不銹鋼圓柱電極和一個平板電極,不銹鋼電極應符合如下要求。
并以材料*擊穿作為耐久試驗的判斷標準,可得到材料有關該類應力的相似而有重復性的分級。
GB/T7354-2003 局部放電測量(IEC60270:2000,IDT)
試樣在加上電極后必須進行條件處理;錫箔或鋁箔,厚度為0.025mm,與試樣同面積。用合適的凡士林或硅脂將其粘到試樣上。
應注意確保所選擇的電極材料不影響或不明顯改變試樣的性能。通??墒褂孟率霾牧希赫婵斟冦t、銀或金。
原理當固體絕緣材料暴露于工業用頻率的電場強度中而產生表面放電時,需要有一些簡單的方法來評定其相對耐表面放電而擊穿的能力。
試驗條件通常在不受應力的試樣上進行試驗,但也可以放電過程中使用試樣同時經受機械應力,可以施加拉力。
也可在曲面電極上使薄片試樣彎曲,當施加機械應力時,應使硬質材料的變形不超過0.5%,對柔質材料的變形不超過5%。
通常應在相對濕度不超過20%的干燥空氣中進行試驗,使空氣通過一個盛有例如CaCl2的合適干燥劑的干燥柱。
圖1為兩種可采用的電極裝置的示例。當上電極與試樣間不需要有間隙時,可用在圖1bb中所示的裝置來防止電極發生輕微傾斜。